英勇 - yīng yǒng

    拼音yīng yǒng

    意义勇者无畏

    解释象征着勇气与果敢,心怀远大理想。

    汉语笔画

    🌟名字ying yong(英勇)是什么意思?

    🌟名字 ying yong(英勇) 的评级如何?📊

    1. 语音美感(20分)

    声调和谐(10分)

    • 得分:8分
    • 原因:“英勇”的声调为阴平和上声,声调搭配和谐,发音顺口,符合8 - 9分“和谐的声调,易于发音”的标准。

    韵律(10分)

    • 得分:8分
    • 原因:该名字发音节奏流畅,有一定的声调变化,具备一定的韵律感,符合8 - 9分“节奏流畅,有一些声调变化”的描述。

    2. 含义与象征(20分)

    积极含义(10分)

    • 得分:10分
    • 原因:“英勇”代表勇敢、有胆量,具有非常积极的性格意义和优秀的寓意,完全符合10分“非常积极的性格意义,优秀的寓意”的标准。

    象征意义(10分)

    • 得分:8分
    • 原因:“英勇”在文化和历史中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,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较强的象征意义,符合8 - 9分“有一些文化或历史背景,强烈的象征意义”的要求。

    3. 视觉美感(10分)

    书写美感(5分)

    • 得分:4分
    • 原因:“英”和“勇”两个字书写较为美观,且相对容易书写,符合4分“美观的字符,相对容易书写”的描述。

    结构对称(5分)

    • 得分:3分
    • 原因:“英”和“勇”的结构有一定的对称性,但不是非常明显,视觉吸引力一般,符合3分“有些对称,平均的视觉吸引力”的标准。

    4. 实用性(15分)

    易记性(7分)

    • 得分:7分
    • 原因:“英勇”这个名字简单直接,非常容易记忆,且不容易与其他名字混淆,符合7分“非常容易记忆,不容易混淆”的要求。

    发音难易(8分)

    • 得分:8分
    • 原因:“英勇”发音简单,很容易发音,几乎不会出现误读的情况,符合8分“非常容易发音,不太可能误读”的标准。

    5. 文化与传统(10分)

    文化适应性(5分)

    • 得分:5分
    • 原因:“英勇”完全符合文化传统,没有任何禁忌,符合5分“完全符合文化传统,没有禁忌”的描述。

    当代相关性(5分)

    • 得分:4分
    • 原因:“英勇”在当代社会依然是一个积极正面的词汇,很少会让人感觉过时,符合4分“相对当代,很少感觉过时”的标准。

    6. 个性(10分)

    独特性(5分)

    • 得分:2分
    • 原因:“英勇”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名字,独特性较弱,符合2分“独特性较弱,相对常见”的描述。

    辨识度(5分)

    • 得分:2分
    • 原因:由于名字比较常见,容易与其他人的名字混淆,辨识度较低,符合2分“辨识度低,容易与他人混淆”的标准。

    7. 家族传承(5分)

    家族意义(2.5分)

    • 得分:1分
    • 原因:仅从“英勇”这个名字本身来看,与家族其他名字的联系较少,家族传承意义较弱,符合1分“家族传承意义较弱,与其他家族名字联系较少”的描述。

    传统继承(2.5分)

    • 得分:1分
    • 原因:该名字没有明显体现出对家族传统和期望的继承,符合1分“几乎没有继承家族传统和期望”的标准。

    8. 社会反馈(10分)

    社会评价(5分)

    • 得分:4分
    • 原因:“英勇”通常会得到积极的评价,但由于比较常见,可能会有一些人觉得缺乏新意,存在少量负面反应,符合4分“大部分是积极评价,很少有负面反应”的描述。

    名人影响(5分)

    • 得分:0分
    • 原因:“英勇”这个名字没有明显与知名人物相关联,没有带来积极影响,符合0 - 1分“没有与名人相关联,很少或有负面影响”的标准。

    总得分

    将各个维度的得分相加:(8 + 8) + (10 + 8) + (4 + 3) + (7 + 8) + (5 + 4) + (2 + 2) + (1 + 1) + (4 + 0) = 65分。

    综上所述,“英勇”这个名字总得分65分,在含义与象征、实用性等方面表现较好,但在个性、家族传承和名人影响等方面存在不足。

    📜ying yong(英勇) 这个名字的历史根源是什么?🏯

    英勇 的历史典故

    1. 奋不顾身 (fèn bù gù shēn)

    • 释义: 奋勇向前,不顾自己的生命。形容非常勇敢。
    • 来源: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于是项王乃上马,麾下士皆下马步战,以所持兵接短兵,杀胡陵尉一人,击退胡陵卒,皆白刃战。项王身亦被十余创。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,曰:‘若非吾故人乎?’马童面之,指王翳曰:‘此项王也。’项王乃曰:‘吾闻汉购我头千金,邑万户,吾为若德。’乃自刎而死。王翳取其头,余骑相蹂争项王,相杀者数十人。卒斩项王,分其尸,皆争相杀。乃分得其尸。故分涉五将,皆得封。项王起兵至今八岁矣,身七十余战,所当者破,所击者服,未尝败北,遂霸有天下。然今卒困于此,此天之亡我,非战之罪也。今日固决死,愿为诸君快战,必三胜之,为诸君溃围,斩将,刈旗,令诸君知天之亡我,非战之罪也。’乃分其骑以为四队,四面。汉军围之数重。项王谓其骑曰:‘吾为公取彼一将。’令四面骑驰下,期山东为三处。于是项王大呼驰下,汉军皆披靡,遂斩汉一将。是时,赤泉侯为骑将,追项王,项王瞋目而叱之,赤泉侯人马俱惊,辟易数里。与其骑会为三处。汉军不知项王所在,乃分军为三,复围之。项王乃驰,复斩汉一都尉,杀数十百人,复聚其骑,亡其两骑。乃谓其骑曰:‘何如?’骑皆伏曰:‘如大王言。’于是项王欲东渡乌江。乌江亭长檥船待,谓项王曰:‘江东虽小,地方千里,众数十万人,亦足王也。愿大王急渡。今独臣有船,汉军至,无以渡。’项王笑曰:‘天之亡我,我何渡为!且吾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,今无一人还,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,我何面目见之?纵彼不言,吾独不愧于心乎?’乃谓亭长曰:‘吾知公长者。吾骑此马五岁,所当无敌,尝一日千里,不忍杀之,以赐公。’乃令骑皆下马步行,持短兵接战。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。项王身亦被十余创。乃自刎而死。” 虽然原文没有直接使用“奋不顾身”,但项羽在垓下之战中的表现,为了突破重围,奋勇杀敌,完全体现了奋不顾身的精神。

    2. 身先士卒 (shēn xiān shì zú)

    • 释义: 作战时将领冲在士兵前面。形容领导带头,走在前面。
    • 来源: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至如信者,兵之势也。始至,言汉王可与共大事,似非人者。既已委任,则背畔汉,灭魏击赵,身先士卒,乘危履险,计画如神,未尝败北,是乃所谓国士无双。” 韩信评价刘邦时,提到他能身先士卒,体现了英勇的领导风范。

    3. 一马当先 (yī mǎ dāng xiān)

    • 释义: 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。形容领先或带头。
    • 来源: 元·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二折:“关某不才,愿一马当先,探清虚实便回。” 虽然不是直接形容“英勇”,但冲锋在前,也体现了英勇无畏的精神。

    4. 勇冠三军 (yǒng guàn sān jūn)

    • 释义: 勇猛是全军第一。形容非常勇敢。
    • 来源: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中多次描述项羽的勇猛,虽然没有直接使用“勇冠三军”这个成语,但其勇猛程度足以称得上勇冠三军。例如:“项王身亦被十余创。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,曰:‘若非吾故人乎?’马童面之,指王翳曰:‘此项王也。’项王乃曰:‘吾闻汉购我头千金,邑万户,吾为若德。’乃自刎而死。”

    5. 赵云

    • 历史人物: 赵云,字子龙,常山真定(今河北正定)人,三国时期蜀汉名将。
    • 关联: 赵云以其在长坂坡单骑救主,以及多次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,表现出非凡的英勇和胆识,被后世誉为“常胜将军”。他的英勇事迹深入人心,成为英勇的象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