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晓风:清晨凉爽的风。出自南朝·梁·沈约《休沐寄怀》诗:“临池清溽暑,开幌望高秋。遇风景偏佳,连镳寻胜游。时从灞陵下,垂钓往南洲。岸曲芙蓉落,江平荻笋抽。风散荷香远,日移松影稠。未攀丛桂岩,犹倦飘蓬亩。如何千里别,仍复一樽酒。”
- 赵:赵姓,宋代《百家姓》排名第一,发祥地在今山西省,曾是晋国六卿之一。周穆王时的造父是汉族赵姓之始祖,截至 2014 年总人口大约有 2670 万,赵姓在北方地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。
赵晓风:“晓风”出自南朝·梁·沈约《休沐寄怀》诗:“临池清溽暑,开幌望高秋。遇风景偏佳,连镳寻胜游。时从灞陵下,垂钓往南洲。岸曲芙蓉落,江平荻笋抽。风散荷香远,日移松影稠。未攀丛桂岩,犹倦飘蓬亩。如何千里别,仍复一樽酒。”“赵”姓,宋代《百家姓》排名第一,发祥地在今山西省,曾是晋国六卿之一。周穆王时的造父是汉族赵姓之始祖,截至 2014 年总人口大约有 2670 万,赵姓在北方地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。
根据名字的字面意思和姓氏的历史背景,可以得出以下历史典故:
- 围魏救赵:战国时期,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。赵国求救于齐国,齐威王命田忌、孙膑率军援救。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,内部空虚,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,因而,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,回救本国,路经桂陵要隘,又遭齐兵截击,几乎全军覆没。这个典故体现了赵姓在战国时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。
- 完璧归赵: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,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,后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给物品的主人。蔺相如不畏秦王,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,成功地保护了和氏璧,维护了赵国的尊严。
- 赵括纸上谈兵:战国时期,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,能健谈用兵之道,连父亲也难不倒他,自认为是天下无敌。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变通。后来赵括顶替廉颇带兵,在长平之战中。只知道根据兵书办,不知道变通,结果被秦军大败。这个典故反映了赵姓在军事方面的才华和影响力。